內容來自sina新聞
保障房為何頻現空置
原創推薦:
商院關註:中國房價即將暴漲九大城市沈陽上榜
沈樓盤貧富差距拉大至14倍 樓王平均單價過2萬元
沈陽開發商爭相蓄客搶占金九26項目開盤搶灘樓市
全運會本周正式開幕 新貴區渾南樓盤急速升溫
2013沈陽樓市有獎調查:金九能否如期而至
興隆搶灘太原街 百年商圈旁樓盤盤點(組圖)
近日多個省份審計結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尷尬:山東1.29萬套,海南9000多套,廣東1.15萬套,雲南2.3萬套。本應趨之若鶩、一房難求的保障房,卻被棄之如敝屣。
空置的保障房一般都有兩個特點,一是位置偏遠、配套極差,二是質量堪憂、環境不好。
保障房空置的更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對於保障房"重建設、輕管理",而且監管缺位、執行不力。地方政府在建設保障房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消極應對的心態,這是因為建設保障性住房不僅無法像商品房那樣獲得高額土地出讓收入,反而要投入不菲的配套資金。
考核機制存在缺陷也是造成保障房質量無法切實保證的原因。自2007年中央出臺保障性住房政策以來,各類保障性住房政策不斷推出,從開工建設、申購資格及核查、售後管理等方面都作出瞭明確規定。各地也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出臺瞭相應措施。但由於缺乏良好的激勵機制、管理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致使保障房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瞭變味、走樣的情況。雖然相關部門明確規定 "保障性住房應當盡可能安排到交通比較便捷,基礎設施比較配套的區域進行建設",但在考核保障房建設時主要的依據仍是數量。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下,一味追求短期工作亮點、湊數量成瞭地方政府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近年來曝出的"瘦身鋼筋"、"墻脆脆"等保障房質量事件,就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中存在把關不嚴、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保障屬性是保障房的底線,保障房不僅要能居,更要宜居。針對已出現的問題,亟須調整相關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管理、待遇審核審批、保障性住房後續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從房屋信貸土地信用貸款設定體制、機制和管理上進行規范。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3-09-02/07442393044.shtml
房屋民間信用貸款轉貸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 信貸利率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房貸增貸信用貸款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薪轉貸款2016房屋修繕貸款信貸年息
- 台中信貸房貸 成本會計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觀音汽車貸款個人信貸額度限制信貸年息
- 車貸利率換算 台東縣銀行汽車貸款利率